-
-
- 2023-03-18
- 2023-03-15
- 2023-03-14
- 2023-02-16
-
-
- 2023-02-05
- 2023-02-05
- 2023-02-05
- 2023-02-05
- 2023-02-05
- 2023-02-05
-
- 2023-03-27
- 2023-03-15
- 2023-03-06
- 2022-11-18
- 2022-11-07
- 2022-11-04
-
- 2023-03-22
- 2023-03-14
- 2023-03-14
- 2023-03-14
- 2023-03-06
- 2023-03-03
-
- 2022-10-26
- 2022-09-16
- 2022-04-20
- 2022-04-20
- 2022-03-11
- 2022-02-10
- 2022-05-23
- 2021-12-23
- 2021-12-23
- 2021-11-08
- 2021-09-30
- 2021-09-23
-
-
- 2023-03-28
- 2023-03-21
- 2023-03-16
- 2023-03-16
- 2023-03-10
- 2023-03-06
- 2023-03-03
-
浅议人大期刊编辑加工
□ 唐金龙
人大期刊是人大系统的行业刊物,承担着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编辑加工处于人大期刊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直接决定着刊物质量的高低。编辑加工是编辑人员按照人大期刊的办刊特色和出版要求以及读者需要,充分调动人大知识储备和期刊编辑业务技能,对决定采用的稿件进行修改、整理和优化,消除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差错,确保稿件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真实性等方面都没有失误的情况下,提高其思想和语言文字水平,使稿件达到发表标准,以此保证和提高人大期刊质量,使人大期刊更好地服务于人大宣传工作。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来人大期刊编辑工作实践,略陈人大期刊编辑加工浅见。
一、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期刊编辑加工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编辑加工的基本方法包括订正、修饰、删节、改写、整理等。人大期刊编辑工作者在开展编辑加工这个重要的业务活动时,应当积极整合思想和智慧的力量,从搞好人大宣传工作这个大局出发,公平公正地取舍稿件,满腔热忱地善待稿件,虚怀若谷地研究稿件,科学合理地编辑稿件,以“消灭差错、润饰提高、规范统一”为重要抓手,以“尊重作者、尊重事实”为基本前提,从整体上对稿件进行匡正、修饰、润色,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完善、材料更加准确、逻辑更加严密、体例更加严谨、语言文字更加通达和规范。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如影随行,难舍难分,共同助力编辑加工这一重要事务。人大期刊编辑工作者要在审读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感性思维整体感知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如选题、题材、篇章结构等,认真研判稿件是否适合人大期刊的宣传内容,是否符合人大期刊的办刊宗旨;如果结论是肯定的,再从质量标准入手,运用理性思维对稿件的内容和形式作出正确判断,从而决定稿件的取舍。编辑人员面对决定采用的稿件,可以采取如下几个步骤实施编辑加工活动。
一是浏览。浏览中进一步了解稿件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状况。
二是略读。通过略读把握稿件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略读过程中还需动手,那就是对宏观、中观上的可斟酌之处用铅笔作好标记,避免提笔修改时遗漏。
三是精读细编。在精读细编环节,通过精读揪出文稿中的问题和错误,通过细编对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科学处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上实施修改完善与润饰提高。
四是通读。修改完毕后,对稿件进行通读,通读中既要注意是否还有应改而没有改的地方,也要注意复核修改之处是否合理、妥当、准确,保证不影响语句原意,并使之保持语句通顺无误。在此基础上,再从“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宣传价值、文化意义”等标准上严格审查,从而保证编辑加工的质量。
另外,编辑加工的任务是对经过审稿已经决定刊用的原稿进行优化,操作中应从小处实处着手,一般以句子为单位,细到个别字、词,大到段落,目的是消除原稿在细节上存在的缺点和差错,使稿件达到可以发表的质量标准。为了方便承担后续工作(审定、统稿、校对等)的人员准确无误地看清修改情况,期刊编辑加工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在纸质稿件的字里行间按照书写习惯直接进行修改。
二、注重语言文字加工
人大期刊编辑工作者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语言文字加工能力,事关从业素质和职业水平,事关编辑出版质量。语言文字加工是对稿件进行一种较为微观的处理,主要任务是使语言文字符合规范,其内涵较为丰富,篇章结构的调整与改动、错别字修改、纠正用词不当、病句改造、标点符号订正等都可以包括在内。
语言文字规范的内容,涉及词语的形、音、义和修辞色彩,短语的结构和成分搭配,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次序,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数字用法等许多方面。从事稿件编辑加工整理工作时,编辑人员应消灭错别字、规范字形、纠正错词(包括搭配不当、关键词语遗漏或有误、词序不当、误解词义等)、修正误句,除去原稿的浮词滥语。
对稿件语言文字进行加工,就字词句的处理而言,不仅仅是辨析和修改某处字词句这样轻便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将这样的辨析和修改建立在对字义、词义和上下句子内容的综合理解之上。如“前来参加听证会的有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骑着自行车来的市民代表等”一句中,若脱离整个句子,“骑着自行车来的市民代表”这句话并无问题,没有错字没有别字,也没有其他毛病,而将其置于整个句子中就不难发现,“骑着自行车来的”之句明显多余,反而使整个句子显得杂乱不均,只有删除“骑着自行车来的”才能使全句简洁清爽。
语言文字加工的重点和难点是修改语病,匡正此类差错,语法知识与语感不可或缺。科学规范的语法是对语言规律的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总结,而良好的语感源于日积月累的阅读实践、语言惯性、语言直觉等,最终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领悟能力;前者理性,后者感性,二者互为表里,水乳交融,为编辑人员处理语病共同起着积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法有一整套系统理论,语感则可意会不可言传。人大期刊编辑工作者要掌握短语结构、句子结构、句式、句群等基础知识,还要熟悉常见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等;在此基础上,务必充分调动个人语感,致力于编辑加工中对语病进行严谨、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精准的修改。
段落是对整篇文章句子的合理分段,是文章最小的结构单位,是篇章结构的具体呈现,体现出文章的层次。文章的起、承、转、接中,分段是否恰当、段意是否衔接,也是人大期刊编辑工作者编辑加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注重文稿内容的逻辑性
编辑加工之后的文稿,内容表达应符合逻辑。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稿件的严谨性就在于符合逻辑规律。因此,编辑人员在稿件加工环节中要认真协调与整理,致使稿件结构脉络贯通、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衔接自然。
人大期刊编辑工作者需要注意处理稿件中的逻辑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1.微观性,即个别语句中存在逻辑错误。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常常包含逻辑错误。此外,语法正确但用词有误的句子也会出现逻辑错误。2.宏观性,即因内容结构混乱等问题而造成的逻辑错误。编辑加工中遇到比较拗口难懂的长句、难句或者语言不通顺的句子时,必须集中精力加以研究,考虑是否存在逻辑方面的问题,如何进行修改。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结构方面的逻辑问题,往往需要对前后句子加以对比才能发现,编辑人员稍有马虎就会放过此类错误。
四、注重技术性整理
编辑人员为使原稿符合刊发要求和读者需要而在技术规格方面进行的加工,新闻出版行业将此叫做技术性整理。技术性整理的标准是规范和统一。尽管技术性整理是非实质性的活动,编辑人员也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为此,人大期刊编辑工作者应重视期刊技术性整理,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等,以及人大工作术语、相关专业词汇和“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基本常识等,做好规范、统一用语,规范、统一数字用法和计量单位等。
五、力求“编辑加工”行稳致远
一是杜绝随意性。编辑加工最忌随意性,最怕持刀者信手乱砍。有些编辑人员对文稿中的错误该如何修改根本没有把握和底气,竟然硬着头皮大笔一挥,随意将就着胡改一通,甚至把原本正确的地方也误伤了,结果不仅没有消灭原有的差错,还增添了新的错误,把文稿弄得非常痛苦。这种不良行为十分有害,必须力戒。
二是态度严谨。作为一种充满创造性和特殊性的劳动,人大期刊编辑加工颇有难度。不单是人大制度的政治性、法律性很强,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法律性也很强,既要保证人大系统的文稿中各类信息都正确、准确,又要做好嫁衣,提升文稿的总体质感,极大考验着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以及思想政治水平甚至道德情操。人大期刊编辑工作者对文稿进行编辑加工,所做的修改应当精准到位,使加工后的稿件内容正确、逻辑合理、字正句顺,优化提高。这要求编辑人员不但具有较强的编辑能力,还必须操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如果态度不够严谨,未审慎考虑就决定稿件的取舍,未审慎考虑就匆匆编辑加工稿件,通常会出现尽管动了手术,稿件错误依然的情形。
三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期刊编辑加工本身就是精细活技术活,人大期刊编辑工作更是如此。要站在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高度审视稿件,准确找出文稿错误和问题,并加以修改和解决,显然要有“金钢钻”,“打铁还需自身硬”。真正胜任人大期刊编辑工作,精准消灭稿件中的各种错误,正确化解稿件中的各种问题,并润饰提高原稿质量,务求人大宣传取得实效,编辑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文字功夫、写作能力、编辑技术,以及严谨审慎的工作态度。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勤于日常学习,勤恳钻研编辑业务;工作时认真细致,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保证编辑加工的文稿正确无误,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符合当前人大宣传工作思想和人大宣传工作特色。
(作者系云南人大杂志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