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任:     张剑萍

     

     


    副主任:      靳汝柏     洪云龙

     

                       王正林     字云飞

     

                       李郁华     彭云宁

     

                   

     

     

     

    秘书长:     李绍唐

    常委会领导

    主任动态

    张剑萍  主任

    党组分工:主持州人大常委会党组全面工作。
     

    常委会分工:主持州人大常委会全面工作。

  • 发布动态

    审议意见

    通知公告

    决议决定

    预决算公开

    人事任免

  • 立法动态

    立法计划

    意见征询

    立法规范

  • 监督动态

    法规实施
    三问一评
    调研报告
  • 代表风采

    服务平台

    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名单
  • 理论动态

  • 机关活动

    规章制度
    学习园地
  • 回到顶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记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民族团结的楷模热地

网站首页    自身建设    学习园地    记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民族团结的楷模热地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在28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唯一的“民族团结杰出贡献者”引人注目。

他,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已是耄耋之年的热地。

从农奴成长为国家领导人,从雪域高原到祖国首都,热地始终保持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推进西藏与内地的交流,不断书写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

赤胆忠诚 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

“坚定不移维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是热地一生的信念。

1938年,热地出生在藏北高原一个农奴家庭。童年记忆里,他跟着母亲到处流浪要饭,给牧主、活佛当佣人,在寺庙做僧人,什么苦什么罪都受过,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每天挣扎在生死线上。他右脚的小脚趾就是在那时冻坏,现在依旧是变形的。

“旧西藏实行的是延续了几百年的封建农奴制度。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最野蛮、最残酷的社会制度。”热地说。随着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热地告别了黑暗的旧西藏,迎来了光明的新生活。

1959年,他前往北京中央政法干校学习,并于196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轻的热地,学会了说汉语,写汉字,他至今还记得初学汉字时,对“毛”“共”“解”三个汉字记得最清楚--毛主席、共产党、解放军。毕业后,热地回到西藏那曲地区,成为公安战线一名普通侦查员。在一次追击残匪的战斗中,他在冰天雪地里骑马七天七夜,进入“无人区”击毙匪首,一时成为高原上人人称赞的“剿匪英雄”。

1987年开始,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和怂恿下,达赖集团在西藏拉萨不断发动骚乱闹事事件。当时在西藏自治区党委主持工作的热地,面对达赖集团的攻击,他坚定地说:“搞分裂不行,绝对不行,我们必须肩负起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热地如此坚决地反对民族分裂,是因为他深知西藏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里才能发展进步,西藏各族人民必须团结才能过上好日子。

1988年3月5日,拉萨爆发严重的骚乱闹事事件。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热地和中央工作组被困在大昭寺三楼,遭到分裂分子的围攻和袭击。紧急情况下,寺外的武警在窗户上用消防车搭梯子,再用部队的背包带把被困人员往外救。热地下滑时,背包带突然崩断,他从空中重重地摔在石板地上……手上自此便留下了伤疤,腰伤也一直伴随至今。热地如此坚决地反对民族分裂,是因为他深知西藏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里才能发展进步,西藏各族人民必须团结才能过上好日子。

2002年,热地率团出访欧洲议会,现身说法,向世界介绍西藏的发展变化,驳斥谬论,努力打破过去在欧洲议会只有达赖集团反动宣传的局面,引起极大震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央有关领导称赞热地说,这次访问欧洲议会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处置过多起西藏骚乱事件、经历过多次针锋相对反分裂斗争的热地说:“在西藏,搞好民族团结工作,首要就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目光深邃 千方百计增进藏汉交流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不久,热地坐上前往拉萨的火车。这条连接西藏和祖国内地的铁路,离不开热地等自治区领导同志多次向中央建言献策。

2000年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一次分组会议上,热地说出了当时“西部大开发辐射不到西藏”的肺腑之言:“我们请求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请求中央尽快修建进藏铁路!”如今,青藏铁路通车十几年,已成为加速青藏高原发展的大动脉,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距离正被不断拉近。

“西藏人民把青藏铁路这条‘天路’,称为团结之路、致富之路、幸福之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路,这话一点也不假。”热地说。

青藏铁路作为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载体,援藏工作也离不开热地的贡献。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前,热地向中央建议加大援藏力度,“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模式,以正式制度安排开启了中央国家机关与全国各兄弟省市长期对口支援西藏发展的历程,一批批援藏干部、一个个援藏项目架起了民族团结的同心桥,至今已轮换到第九批。

离开西藏到北京工作后,热地始终想着如何不断增进西藏与祖国内地的交流。2004年,在热地的倡导和推动下,西藏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成立。委员会广泛吸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包括经济学家林毅夫,冰川地质环境研究专家孙鸿烈、姚檀栋院士,等等,逐步发展成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智囊团,为西藏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西藏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离不开五湖四海的智慧。”热地说。

顾全大局 奋力书写民族团结佳话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在各族干部群众长期艰苦奋斗中总结出的“老西藏精神”,如今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西藏建设者的座右铭。而“特别能团结”这一条,就是热地当年建议加进去的。2001年3月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央领导提出西藏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时任西藏代表团团长的热地,立即建议把“特别能团结”丰富到“老西藏精神”中去,被中央采纳。热地先后配合6位自治区党委书记(第一书记)工作,他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积极维护班子团结和主要领导同志威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他常常说:“顾大局、讲团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发展任务繁重,一批又一批内地干部人才克服困难,远离故土,开展援藏工作。对这些把热血与青春奉献给雪域高原的“老西藏”,热地总是情真意切地关心爱护。

辽宁、山西两位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地区工作过20多年的“老西藏”,分别给热地写信,反映回内地退休后生活困难。收到来信后,热地当即给有关领导写信,说明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困难。热地说:“这些人为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可以称得上是国家和西藏的有功之臣,西藏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有了困难,我们也有责任帮助他们。”

在热地的挚友中,有很多汉族同志。他清楚地记得,还是在中央政法干校上学时,汉语老师朱恕知为了纠正他的发音,告诉他舌头该怎么卷,嘴巴该张多大……

2015年是内地西藏班开班的第30个年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到北京接受教育的藏族人,热地一直关心着西藏内地班(校)的建设和发展。原北京西藏中学校长李士成清楚地记得,北京西藏中学成立20周年时,热地还亲自来到学校看望师生。接受采访时,热地一再提到“援藏”二字。他说:“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伟大力量。援藏工作贯穿了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成立自治区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涵盖了整个西藏各领域、各条战线的工作。

年近耄耋,热地每年依旧往返于北京和西藏之间。提到西藏的变化,老人的眼中充满喜悦。“我从自己亲身经历中总结了五句话:这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是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热地感慨万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实现了社会制度的伟大跨越,各族人民翻身解放,西藏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西藏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确实可以说是,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作为西藏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热地说:“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西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他坚信,在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定能够开创西藏稳定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2021年3月16日 16:02
浏览量:0
收藏